![]() 詩曰 江陵鐘靈氣,鶴渚毓秀地。 一朝三進士,古今話傳奇。 ![]() 清代郝穴三進士 謝川 清代乾隆時期,古鎮(zhèn)郝穴出了三位進士,也是有史記載的郝穴科舉三位賢士。 都察院巡城御史、朝議大夫黃義尊 黃義尊,字達齋,號道安,江陵郝穴鎮(zhèn)人,生于雍正八年(1730年),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中壬午科舉人,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33歲中癸未秦大成榜進士。官至朝議大夫、吏部員外郎、陜西道監(jiān)察御史、翰林院檢討等職。早期當任過安陸教諭,負責教育生員,由于教導(dǎo)有方,使很多士子成才。中進士后,進入翰林院,隨即擢升都察院巡城御史,分管北京西城治安。任御史時,每次對同僚說,言官務(wù)必把握政務(wù)大局,不要以訐為直。 因他為官清正廉明,被同僚列表奏上。黃義尊知道后急忙說,事情無關(guān)治政大事,不必上奏,如果上奏,遇到玩弄法律的人,就可以給你羅織罪名,必然要下大獄。同僚官員不聽他的勸阻上奏皇上,果然如黃義尊所言,上奏人以朋黨之罪下了大獄,黃義尊也受到牽連,受到降職處分。事情澄清后,復(fù)授廣西副考官,未赴任,致仕回到家鄉(xiāng)郝穴。回鄉(xiāng)后,孝敬長輩、友愛兄弟、姻親鄰里,修橋補路。見荊江大堤失修,捐贈萬金修建石磯頭,以防洪水沖刷堤腳,確保地方平安。 明朝以后,《江陵縣志》多年失修,黃義尊和族弟黃義超主動擔任編修,搶救了明末清初戰(zhàn)亂中一段失傳的歷史,為江陵縣的歷史傳承,作出了重要貢獻,并且分文不取。史書上還記載,黃義尊為人正派,憐憫弱者,青年時期,黃家初聘侯氏女為妻,將要結(jié)婚時,侯氏女突然雙目失明,侯家主動退婚,其父黃禮維也同意。但黃義尊堅決不同意退婚,他說,婦失明不是她無德行,如果見失明就遺棄之,做兒子于心不忍。結(jié)婚后,夫妻相敬如賓,相守一生。 由于黃義尊為人正直,對朝廷和國家的貢獻,退休回鄉(xiāng)后,自己拿錢修橋、補路,筑江邊磯頭,撰修縣志,受到官民同聲贊揚。乾隆皇帝為表彰其母教子有方,特欽封黃母為誥命夫人。今天,在郝穴郊區(qū)仍可見一塊“烏龜碑”(當?shù)厮追Q),這就是前清進士,誥受朝議大夫、候補員外郎黃義尊等于清乾隆五十年(1785年)為其母所立一塊石墓碑。碑文上刻有“皇清誥封太恭人顯妣黃母蔣太恭人墓”。 奉直大夫、吏部員外郎黃義超 黃義超,字北海,號升浦,江陵郝穴鎮(zhèn)人,生于雍正七年(1729年)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辛卯科舉人,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51歲中庚子汪如洋榜進士。官至奉直大夫、吏部員外郎。為人正直,樂善好施。初為武昌府嘉魚縣儒學(xué)訓(xùn)導(dǎo),在當?shù)亟▽W(xué)舍,憐憫貧寒子弟。吏部每三年一次考察中,當?shù)匾哉冏吭絻?yōu)異,向上推薦,黃義超婉言推辭,要求回歸故里,飼奉雙親,直至父親去世,守孝三年。中進士后,又以母親年老為由,不圖仕進,沉溺于研究古籍之中,到老不知疲倦,與族兄黃義尊共同修編《江陵縣志》,經(jīng)過兄弟共同努力,一部體例嚴密,條理清晰的《江陵縣志》撰成。 黃義超一生為人品行端正,無論在家飼奉老人還是在社會交友,都被世人稱道。特別是他的文才,其文章是人人都喜歡閱讀的美文。不僅文才好,還有善良的心。郝穴有一人患上很沉重的疾病,又沒錢支付昂貴的醫(yī)藥費,黃義超聽說后,給患者付出了所有的藥費和生活費,直至病情痊愈。乾隆六十年(1795年),無病逝世于家中,終年66歲。 刑部主事、洊擢郎中沈華旭 沈華旭,字旸谷,江陵郝穴鎮(zhèn)人,生卒年不詳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中壬子科舉人,乾隆六十年(1795年)中乙卯王以銜榜進士,官至刑部主事,洊擢郎中,主要審查全國上報的各種刑事案件,一一甄別真?zhèn),糾正了很多冤假錯案。對在押的犯人,根據(jù)服刑的表現(xiàn),分別給于減刑或增刑,并著有法律文獻《令甲》,是清代重要法律文獻。 后出任潼川知府,因母親去世,回郝穴丁憂三年,守喪期滿后,改任河間知府。在任期間,中央派欽差大臣查辦天津鹽埠(鹽,計劃商品),欲重法打擊私鹽商,以絕私鹽。沈華旭體恤民情,與欽差爭辨說,運糧船夾私鹽以津門為最,但是天津的官鹽每斤數(shù)文錢,窮苦的百姓怎么吃得起,私鹽便宜,窮人可以資生,私鹽有時還可補充官鹽缺貨之時,如果一旦禁絕,恐怕引起官民對抗,釀成事端,還不如放寬政策,實行雙軌制,自由買賣,官民無怨。欽差覺得有理,同意沈華旭的意見。 后又調(diào)任候補保定知府,其間,沈父去世,再次回郝穴丁憂,三年期滿,任永平知府三年后,再次任保定知府,不久擢升直隸清河道臺。后因得罪上司,被人參奏一本,帶罪戍邊,五年后,戍邊結(jié)束回到郝穴;剜l(xiāng)后,在荊南書院當任主講先生,著書立說,其主要著作有《旸谷制藝》、《念修堂詩集》。傳說郝穴“天后宮”書院三字由沈華旭先生題寫。 從史書記載看,清代的郝穴三位進士,都是清正廉明的好官,做到了“為官一塵不染,致仕兩袖清風”。無論在任上,還是在家鄉(xiāng),都在為民造福,是典型儒家知識分子的修為。 |
荊州網(wǎng)警報警崗?fù)?/a> | ![]() 網(wǎng)絡(luò)經(jīng)濟主體信息 |
![]()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|
![]() 涉仿冒詐騙類網(wǎng)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