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資本還不學習?沒背景還不學習?長得不帥還不學習!智商不夠還不學習!”日前,一則學校升旗儀式上的演講在網(wǎng)上熱傳,演講者是無錫市堰橋中學的一位副校長。(4月18日《現(xiàn)代快報》) 眼下,學校另類勵志并不少見,譬如“沒有高考,你拼得過富二代嗎”、“不學習的女人只有兩個下場:逛不完的菜市場,穿不完的地攤貨”,等等,對這些一聽就雷人的另類口號,當然可以一笑而過,當做學生時代對比拼成績的一種集體宣泄。 細細品咂,不管是這些標語,還是校長“你不學習,全家搞一頓炸雞啤酒你都要考慮考慮”的大白話,某種意義上說,都是話粗理不粗,代表了現(xiàn)實社會對庸常人生的價值取向。這和過去鄉(xiāng)村老師“長大穿草鞋還是穿皮鞋全看你自己”的循循善誘、父母們望子成龍寄予孩子讀書出人頭地的世俗期待是一樣的,只是用當下時髦的“成功勵志學”重新包裝了一遍。一紙文憑確實可以影響今后的生活,用“錢途”為讀書加碼,似乎也無需過多苛責。 不得不說,因為升學競爭,不僅是學生受到重重壓力,相關的升學率、一本率等指標,也成了學校間拼政績的籌碼,可能也是這樣的壓力下,校長才會在講話中要求學生“上廁所都要算時間”式的苦學。 然而,學校是立志的地方,不是社會上開辦的成功勵志培訓機構(gòu)。校長演講可以個性表達,但直接忽視教育化人的本質(zhì),赤裸裸宣揚庸常價值觀,過分強調(diào)物質(zhì)、窄化讀書的意義,其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。 校長講真話露真性情是好事,但“化育人文,養(yǎng)成人格”的學校教育,不應被單一的人才評價標準、庸常的社會價值觀綁架,社會中已經(jīng)有太多浮躁的勵志神話,為了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(fā)展,還是少用這套給學生“打雞血”,為菁菁校園留片心靈凈土吧! |
![]() 荊州網(wǎng)警報警崗亭 |
![]() 網(wǎng)絡經(jīng)濟主體信息 |
![]()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|
![]() 涉仿冒詐騙類網(wǎng)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