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肝硬化和肺部感染,4月11日,長沙第一胖哥杜勇離開人世,終年35歲。21歲時,他的父母先后因癌癥離世,原本的工作也黃了,從此靠低保和游戲代練勉強為生。體重逐漸長到400多斤,而生活圈卻越來越小。外人除了知道他胖以外,很少人會注意到他怎樣走完那短暫的人生。(4月23日《瀟湘晨報》) 老一輩的人在稱贊晚輩時,常常喜歡用“長好了,又胖了”這樣的詞語,嘗過饑餓滋味的他們,覺得能吃飽,能長胖便是一種福氣。但是,對于400斤的胖哥而言,因心理失衡和不良生活造成的肥胖,帶給他的卻是煩惱和不幸。 隨著歲月遷移,人們的生活需求不再停留在“溫飽”上,也隨之帶動了新的社會觀念和時代審美!芭帧边@個詞,似乎也不再代表著福氣和富裕,過度肥胖不僅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,而且會因其被默認(rèn)的懶惰、愛吃、生活不健康等消極含義,而遭受到不自覺的社會歧視。 歧視,聽起來很遙遠(yuǎn),其實時常潛藏于日常生活中。人們常常覺得身形消瘦惹人憐,但唯有“心寬”才會“體胖”,所以不會特別注意玩笑中的嘲諷,打趣中的貶損,更不會覺得,胖子也會有不為人知的悲傷;仡櫯指缍虝旱娜松銜l(fā)現(xiàn),他之所以會這樣走完一生,與其家庭教育、個人心理培養(yǎng)和人生際遇不無關(guān)系,父母的過度寵愛,對其人生的包辦,讓他過早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和企圖,所以在父母突然因病去世之后,他才會有那么空虛無助,理解和關(guān)愛的缺乏,讓他無所適從,人生迅速滑墜,無所依憑。在生病后,他也曾在護士的鼓勵下,想過減肥、計劃人生,從頭再來,然而命運的機會并非予取予求。 是的,當(dāng)我們回頭看看胖哥杜勇的故事,會覺得感慨唏噓,會為他不甘不值。然而過了今天,或許明天我們便會習(xí)慣性地忽視和議論著身邊的“異類”們:八卦未婚媽媽的私生活,卻不知她或許曾遭遇欺騙和傷害;對殘疾人的走路方式感到驚訝,卻不去想他所歷經(jīng)的意外和不幸。其實大多時候,善良真的不需要太大的犧牲,太多的奉獻(xiàn),而只是需要對他人的“不同”,多一些理解和寬容。 |
荊州網(wǎng)警報警崗?fù)?/a> | ![]() 網(wǎng)絡(luò)經(jīng)濟主體信息 |
![]()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|
![]() 涉仿冒詐騙類網(wǎng)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