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遼寧錦州凌河區(qū)的齊放,主動到自己所在的鐵東社區(qū),宣布今后不再“吃低!薄49歲的齊放“吃低!币延7年。他和妻子體弱多病,沒有工作,但是今年女兒大學畢業(yè),已經(jīng)找到了工作,所以看到全市核查低保的公告后,齊放決定提前退保。在這樣一場核查風暴中,遼寧錦州已經(jīng)有兩萬多人主動退出低保。(6月14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 此前,有人主動退出低保的情況并非沒有,但像這次遼寧錦州一樣,一次核查就有2萬人主動退出的情況,似乎還是比較少見的。至少,對于一個低保保障對象一共只有14萬人的地方來說,兩萬人已經(jīng)占比14%,這其中的一些問題顯然值得關注。遼寧錦州不過是一個地級市,刮了一下核查風暴,就刮出了兩萬人,那么在全國范圍內(nèi),還有多少人是同樣不符合低保政策的吃低保者? 據(jù)報道,遼寧錦州主動退保的這兩萬人中,有之前符合條件,如今不符合條件的,但也有一些是從一開始就不符合條件的,即受人情關系或其他原因特殊照顧的。這無疑給了我們一個警示:低保的“入口關”把不嚴,就會有人靠權力關懷、靠人情照顧等吃低保,這種已涉嫌騙保的行為,到底是怎么發(fā)生的,為何屢禁不止? 讓低保職能回歸,確實需要像遼寧錦州一樣,多刮一刮核查風暴,但最重要的顯然還是要回到健全與完善常態(tài)化的相關制度和管理體制上去。答案非常明顯,如果申請制度嚴格、查驗體制完善、審批規(guī)定嚴格執(zhí)行、后續(xù)管理到位、退出程序簡單、人情關系化能夠被杜絕,就不會有一核查嚇退兩萬人的情況出現(xiàn)。 |
![]() 荊州網(wǎng)警報警崗亭 |
![]() 網(wǎng)絡經(jīng)濟主體信息 |
![]()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|
![]() 涉仿冒詐騙類網(wǎng)站平臺舉報專項入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