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jpg (105.4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武漢市兒童福利院目前有近300名殘疾程度較輕的孩子寄養(yǎng)在社會上的愛心家庭里,而位于武昌徐家棚的武北社區(qū)是相對集中的寄養(yǎng)部落之一。照片中的郭軍霞是這里寄養(yǎng)媽媽的“帶頭人”,她懷里的這個小男孩是她照顧的第十一個孩子,我們探訪時,這個小家伙才剛來她們家兩天。
2.jpg (109.4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剛剛離開福利院的小奇還不熟悉新環(huán)境,已經(jīng)兩歲的他因為雙側(cè)腳掌外翻還不能走路,郭阿姨就抱著他一點點慢慢認識新家的一切。在武北社區(qū),一共有18戶寄養(yǎng)家庭,他們的門前都貼有“武漢市兒童福利院寄養(yǎng)家庭”的標牌。
3.jpg (127.1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目前有兩個孩子寄養(yǎng)在郭阿姨家,老大小杰來的時候3歲多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11歲了,郭阿姨叫他“元帥”,因為他總喜歡做出敬禮的手勢。郭阿姨正帶著兩個孩子看她之前錄的視頻,里面是她曾經(jīng)帶過的孤兒。小杰認識里面的孩子,看得格外入神。
4.jpg (104.2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郭阿姨做寄養(yǎng)媽媽已經(jīng)10年,照顧了11個孩子,親自送走了9個,每一次與孩子分離她都會盡可能留下影像資料作紀念。但每次也都承受著分別的痛苦。郭阿姨說,每一次送走一個孩子,她都發(fā)誓不會再養(yǎng)了。但回到家里空落落的,她很不習慣,就又去福利院重新申領(lǐng)其他孩子。
5.jpg (84.4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3 上傳
照片中間的小男孩是郭阿姨至今為止最念念不能忘的一個孩子,在她身邊待了6年,最后被一個外國家庭領(lǐng)養(yǎng)走了。這張曾經(jīng)的全家?偸亲屗髦鴾I看了又看。
6.jpg (95.0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郭阿姨平時是個非常大大咧咧的女人,可是面對以往孩子們的照片和視頻,她總是看一次哭一次,用她的話說,哪怕是只養(yǎng)了幾個月的孩子都是天天叫著她媽媽過來的,跟自己的孩子一樣。4月14號,她剛把一個姑娘送走,那個女孩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(yǎng)。“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!惫鶍寢屵吙捱呎f。
7.jpg (113.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小杰雖然天生殘障,比一般孩子發(fā)育遲緩得多,可是在媽媽眼里也是這好那好。他看見媽媽抱著新來的小弟弟,就主動幫媽媽推嬰兒車!拔夜烙嬆軌蝠B(yǎng)他到18歲,然后送到社會福利院去。”郭阿姨說。
8.jpg (100.8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武漢市兒童福利院在武北社區(qū)設(shè)有定點的康復理療室,寄養(yǎng)媽媽們會每天早晨送孩子到社區(qū)的康復室做理療。很多腦癱兒或者是有肢體殘障的孩子,在這里經(jīng)過理療,都漸漸能夠行走。
9.jpg (128.8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社區(qū)附近的一家民辦幼兒園感動于寄養(yǎng)媽媽們的愛心,接收了這些實際年齡已超標的“大齡”幼兒入園,讓他們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學。郭媽媽說,能夠進入家庭、校園,對于這些孤兒來說,會有一個相對更好的成長環(huán)境,這也是福利院將一部分孩子散養(yǎng)在各個社區(qū)的原因。
10.jpg (116.0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下午4點放學后,社區(qū)里的寄養(yǎng)媽媽和孩子們都聚到樓前的空地上,大家一起聊聊天,逗逗孩子,享受大家庭式的親子時光。
11.jpg (85.4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三歲的小星來到夏阿姨身邊時還不到10個月,剛開始福利院以為這也是個腦癱兒,可經(jīng)過夏阿姨一家的悉心照顧,發(fā)現(xiàn)小星與正常孩子無二,現(xiàn)在最會撒嬌向媽媽要玩具。
12.jpg (87.0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小晨今年6歲了,來到余媽媽身邊已經(jīng)四年多,因為腦癱至今吃飯喝水都還不能自理,不能上幼兒園的她是在媽媽背上渡過了大部分童年時光。
13.jpg (86.1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張阿姨照顧身后的濱濱已經(jīng)7年了,這個馬上8歲的男孩來到她身邊時只有7個多月。濱濱有先天癲癇病,但只要不發(fā)作,也是個挺正常的孩子。他眼里是對媽媽的信任與依戀,走路的時候都與媽媽手牽手。
14.jpg (99.2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媽媽們正在一旁談?wù)摴⒁虅倓偹妥叩难绢^,然后跟濱濱開玩笑。濱濱以為媽媽們要將自己送走,突然躲到一旁哭起來,張阿姨趕緊過來抱住他,哄了一會就開心了。
15.jpg (83.8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媽媽們最擔心也最揪心的事情就是孩子生病,尤其是這些孩子本身先天就比其他正常孩子體弱,可是帶孩子看病打針卻也是這些寄養(yǎng)媽媽們最熟悉的環(huán)節(jié)之一。一旦孩子生病,媽媽都會帶著他們?nèi)ジ@,由那里的醫(yī)生診斷,開藥,然后再到社區(qū)的醫(yī)院去打針。
16.jpg (138.7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4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5-6 11:52 上傳
母親節(jié)將至,媽媽們平時聚在一起還會商量排節(jié)目的事情,她們要在5月11日為社區(qū)演出。郭媽媽說,社區(qū)居委會對于他們寄養(yǎng)孩子的行為非常支持,這也是為什么寄養(yǎng)媽媽的群體逐漸壯大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