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專家介紹:防治高血壓病,除了堅持服藥外,平時還可配合按摩治療,據臨床觀察,推摩“橋弓”穴對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很不錯,并且副作用小,并還可防治椎動脈型頸椎病、偏頭痛、失眠等。然而,推摩“橋弓”穴也有操作失誤或不當的案例,要謹慎對待。如頸動脈重度狹窄者要禁用,還要排除頸內動脈疾患,如血管瘤、動脈炎、動脈斑塊等,以免盲目按摩推揉而發(fā)生不良后果。
推按橋弓穴可降壓
橋弓穴是指頸部翳風(耳垂后下緣的凹陷)至缺盆(鎖骨上窩中央)的連線,即位于人體脖子兩側大筋上,左右移動頭部時能感覺到。
“橋弓”穴所處的部位正是人體頸動脈竇的部位。頸動脈竇是一個重要的體表——內臟反射點,起著調節(jié)血壓的作用。按摩這個穴位,可使心率減慢,血管擴張,以至血壓下降。
病人取坐位,自己或家人用大拇指指腹或指尖或外側部,自上而下用推法推耳后翳風、缺盆穴,即鎖骨上窩處成一條線的橋弓穴,先推左側,后推右側,時間大約1~2分鐘;再分別揉、拿左右側,約4~6分鐘,每日1~2次,病人感到此處有酸脹和局部皮膚透熱即可。然而,“推摩橋弓”降壓法并不能“一刀切”治所有高血壓。
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最合適
辨證施治高血壓中醫(yī)辨證分型,推摩“橋弓”穴治療高血壓療效才會更好。
高血壓中醫(yī)辨證分型一般有五類。
肝陽上亢型,證見頭暈脹痛,面紅目赤,目脹耳鳴,急躁易怒,失眠多夢,尿黃便秘。舌紅苔黃,脈弦數有力。
肝腎陰虛型,證見頭暈目眩,雙目干澀,五心煩熱,腰腿酸軟,口干欲飲,失眠或入睡易醒,尿黃,便干。舌紅苔少,脈弦細數。
陰陽兩虛型,證見頭昏目花視糊,心悸氣短,間有面部烘熱,腰酸腿軟,四肢清冷,便溏納差,夜尿頻數,遺精,陽痿。舌淡紅或淡白,質胖,脈沉細或弦細。
痰濕中阻型,證見頭暈頭重,胸脘滿悶,惡心欲嘔,心悸時作,肢體麻木,胃納不振,尿黃,便溏不爽。舌淡紅,苔白膩,脈沉緩。
氣虛血瘀型,證見頭暈肢麻,倦怠乏力,活動欠靈,胃納呆滯,動則氣短,日輕夜重,甚至半身麻木,小便失禁。舌質暗紅,邊有瘀點,脈弦澀。
臨床經驗證明,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給予按摩“橋弓”穴療效最好,即自上而下用推法推“橋弓”,先推左側,后推右側,每側1分鐘左右,每天1~2次,不要超過3次,手法可偏重一點。其手法有平肝潛陽,降低血壓的作用。
高血壓其他型效果則較差,痰濕中阻型甚至不適應。
中醫(yī)推拿:http://www.jizhujiankangwang.com/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