_DSC9086.jpg (20.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9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11-7 08:34 上傳
政風行風評議:電視問政里的表演成分
荊州電視問政:江陵縣環(huán)保局丟人啦!http://shzhaxx.cn/thread-10957-1-1.html
近幾年來,電視問政已逐步成為各地開展政風行風評議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。
受關注,獲好評的主要原因,是這一形式徹底改變了過去就靠幾位“行評督查員”,加上數(shù)位人大代表和政協(xié)委員所“代表”來進行的評議。因為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被他人所“代表”,所以對這樣的評議結果,在百姓看來,總有魚刺梗喉的感覺。時間一長,這樣的評議,也就沒人去關注;這樣的結果,也就沒人去在乎;這樣的活動,也就流于形式了。
電視問政,是通過電視手段,將評議代表,普通百姓,與被評單位負責人面對面進行評議的現(xiàn)場完全公開于眾。同時還能加入新聞媒體參與監(jiān)督的專題調查情況,讓被評單位能直面問題,找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。
由于現(xiàn)場評議情況,通過電視手段全程直播(部分地方是實況錄播),可以發(fā)動全社會的廣泛關注。甚至一些直播點還能發(fā)動場外觀眾參與互動,共同評議,其社會參與度明顯提高,評議效果十分顯著。
最近幾年,新聞界都在觀摩和推廣武漢電視臺成功搞的幾屆電視問政活動。近期,恰逢本地市縣也在進行電視問政,專門抽時間對三地電視問政實況進行了回看和對比,以尋找電視問政活動的精髓和亮點所在。
應該說每個地方的問政活動操作流程基本相同,也算比較成功,達到了問政活動全面公開,全面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,廣泛發(fā)動社會參與的效果。
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。對比三地問政實況,雖是電視直播(或實況錄播),其中還是能看出不少表演痕跡。無論是現(xiàn)場評議代表的發(fā)問,還是被評單位負責人的答復,都有提前按導演安排做了準備的跡象。就連記者暗訪調查短片播放后,涉事單位負責人在答復時也能從容偷看面前準備好的講稿,這樣的表演實在低劣。
倒是武漢電視臺的問政現(xiàn)場火藥味十足,發(fā)問群眾問得直接,問得尖銳,答復人尷尬和急促中顯出真誠和痛心。部分答復人面對提出的敏感問題,面紅耳赤,邊回答邊心跳加快,冷汗直冒。觀眾看得順心順氣,這樣的現(xiàn)場,這樣的評議,自然達到了電視問政的目標和效果。
相反,越是來自基層地方臺,在開辦類似節(jié)目時,受到局限越大。節(jié)目錄制前,都會接受相關部門領導的反復叮囑,甚至節(jié)目流程、主持詞、和提問內容,發(fā)問人身份都要接受相關領導的反復審查。更有甚者,提問人擬訂的問題,也要通過活動導演,提前給被評單位負責人知曉,讓其提前做好答復準備,確保整個活動不出差錯。
這樣的活動,其實就是一場按劇本照本宣科的舞臺劇而己。
類似演出成分過多,自然會失去當初策劃電視問政的初衷,活動也就逐步流于形式,難以達到實際效果;顒雍凸(jié)目被觀眾唾棄也就是遲早的事了。
最近,央視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接連播出了中央向各地派出巡視組的意見反饋情況,播出反饋內容時,對部分省的問題意見中,一針見血,措詞嚴厲,毫不遮掩,實屬過去少見。
從這些反饋意見的宣傳中,我們也看出不少訊號:從黨中央開始,對存在于我們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干部中的問題,早已不再隱瞞,不再遮丑,不再含蓄了。
因為,有了問題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們不敢談問題,不敢面對問題,更無從談及徹底解決問題了。
電視問政,其實就是要在廣大電視觀眾面前,公開地查找問題內容,分析問題根源,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,從而達到徹底提高政風行風目的。
政風行風評議永不停歇,電視問政還得繼續(xù),為了讓這一新型評議方式一直走下去,并且越走越精彩,有關領導和電視人必須徹底解放思想,把監(jiān)督權真正還給群眾,把問政的主導權還給媒體,徹底擠干現(xiàn)場問政的表演成分,讓電視問政成為群眾監(jiān)督部門,百姓參與議政的重要形式和手段。
本文轉載自江陵網(wǎng)網(wǎng)友空間:http://user.qzone.qq.com/244100161/blog/1415237207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