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悉,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《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(tǒng)一考試大綱》(新課標版)(以下簡稱《大綱》)正陸續(xù)下發(fā)到各省市。我省文綜、理綜為全國統(tǒng)一命題,仍采用這一考綱。昨日,本報邀請多所省示范高中高三一線教師對《大綱》文綜、理綜進行評析。 教師們表示,2015年全國高考文綜、理綜大綱從字面上看,除物理外其他5科沒有任何變化,高考命題將保持穩(wěn)定,“考綱連續(xù)幾年來沒有大調整,這是為了平穩(wěn)地向‘新高考’過渡!贝饲,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談松華表示,隨著“新高考”走近,高考考試大綱將被取消,高中的課業(yè)標準就是考試大綱。 教師們稱,我省高考試題將逐年強化考查考生應用知識能力,體現高校選拔人才的要求。盡管《大綱》沒有變化,但對高三教師和學生而言,如何提高復習效率,強化知識應用能力的訓練,是必須正視的問題。 2015年,我省高考科目繼續(xù)實行“3+X”模式,即語、數、英三科自主命題,三科滿分均為150分;文綜、理綜、外語小語種(俄、日、德、法)均采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。 2014年12月,省教育考試院發(fā)布語數英三科自主命題高考說明,三科考點保持穩(wěn)定,僅作微調,試卷整體難度適中。 理科綜合 物理 □武漢六中高三備課組長王清華 大綱解析:與2014年相比,物理部分分值和題型沒有變化,只刪除選修3-3熱學部分的分子動理論與統(tǒng)計觀點的說明“定性了解”,說明對這部分內容能力考察要求有所提高。 備考建議:把近2-3年的考綱比較后發(fā)現,物理選修選考的模塊(3-3、3-4、3-5)對能力方面要求有所提高,第二輪復習時應引起重視。 對必修1和必修2,及選修3-1,3-2模塊,仍然以力學和電磁學的主干知識為主,二輪復習過程中,注重基礎知識及科學思想方法的訓練,應加強各模塊之間的聯系與綜合訓練,針對高考對理解能力、推理能力、分析綜合能力、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要求進行適度訓練,杜絕偏、難、怪題。實驗復習要重視演示實驗。 化學 □武漢六中高三化學備課組組長唐愛黨 大綱解析:2015年化學考試大綱與2014年相比沒有變動,化學學科試題將保持連續(xù)性和穩(wěn)定性。 備考建議:1.把握好“度”和“方向”,堅持以“標”(新課標)為標,以“本”(課本)為本:注意資料卡片、科學探究及書上的方程式。 2.關注考綱示例題型變化:一般新增試題是新課標中所著力強調的,要給予充分的重視。 3.研究高考試題、做到有的放矢:有幾個是每年必考的,如離子濃度大小比較、阿伏加德羅常數、離子共存、離子方程式正確及錯誤判斷、化學平衡、原子結構、技巧型化學計算題等,在高考前可對這些題型重點練習。 4.重視化學實驗復習:特別是教材中出現的一些實驗的改裝,實驗試題的訓練應注重“真實情景”,突出“融合”,注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和完成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 5.注意選擇題的強化訓練。 6.重視學科用語的規(guī)范化訓練。 生物 □武漢六中生物教研組長兼高三備課組長肖家元 大綱解析:今年生物高考在能力要求方面仍然有“理解能力”、“實驗探究”、“獲取信息”、“綜合運用”四方面。 備考建議:突出主干知識:如細胞代謝、遺傳與變異、生命活動的調節(jié)和生態(tài)等主干知識。 重視實驗,尤其是教材中重要實驗。要把考試說明中規(guī)定的實驗逐一復習,尤其是實驗材料、試劑、原理、方案選擇等;同時要強化實驗題高考趨勢方面的訓練,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。 用簡短凝練的生物學術語答題。讓學生通過背誦、口述、默寫等方式對教材中的核心概念、基本原理及其結論性語言熟練掌握。 (采寫:本報記者劉輝) 文科綜合 政治 □武漢49中高三政治備課組組長胡慎友 大綱解析:2015年政治中的時事政治有兩塊:一是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(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);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。 備考建議:1.學科基礎要夯實。在最后的幾個月時間里,學生要多研究近三年來的高考政治試題并從高頻考點中尋找命題規(guī)律。 2.復習時政不妨“實踐”。高考中,常以材料的形式呈現時政熱點,要求學生們對書本知識加以分析解讀,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建議。第二輪從3月開始,就要以時政熱點切入,強化考生對時政知識分析、解讀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 平時,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尋找時政新聞予以點評,自己設立問題、尋找答案。 3.關注時政熱點。主要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、依法治國、關注民生、分配公平、生態(tài)文明、“中國夢”等貼近生活的熱點。 歷史 □武漢49中高三歷史備課組組長張尊健 大綱解析:2015年歷史大綱特點:1.以教材為知識背景的試題多,直接依據教材表述的試題少;2.重視歷史基礎知識的考查仍將是高考歷史命題的指導思想之一;3.強調歷史學科“學以致用”、“以史為鑒”的社會功能;5.將更具開放性,更加重視對學生創(chuàng)新品質的考查。 備考建議:1.結合熱點發(fā)散思維。如談到中國憲法日,就要想到歷史“必修一”中的政治文明、人治走向法治的主線,“必修二”中的法治思想,“必修三”的中國古代的法家思想、古代的羅馬法,以及近代西方國家的法律、中國近代法制化的過程等知識點。再如:談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問題,就應將其與“必修二”的世界市場的主干知識關聯思考。 2.關注學科前沿知識。每年年底到年初,中央媒體都會評選出十大社會科學研究問題,值得關注。 3.學生當培養(yǎng)歷史素質。如近年來,高考提供史實,要求考生推斷結論,考生不可胡亂推論,而應做到論從史出,用史實說明我們提出的觀點。 4.考生復習中要通過強化訓練提高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。 地理 □洪山高中副校長、武漢市地理學科帶頭人鄭光文 考綱解析:2015年全國高考(新課標)大綱地理與2014年相比,考試內容、考試形式、命題要求及試卷結構等方面均無變化。 備考建議:1.扎實鞏固復習。認真扎實做好基礎知識的復習與鞏固。如河流知識應作為復習重點,每年高考均為綜合大題,這類題往往考查河流與農業(yè)、河流與區(qū)域工業(yè)布置、河流本身的特點。 2.“左圖右書”助讀圖。結合地理學科特點進一步加強地圖知識訓練,養(yǎng)成“左圖右書”的學習習慣。 3.開放性試題要說“理”。文綜有開放性試題,“言之有理”即得分。何為“理”?它應是將教材中的核心知識點與題目材料融合,針對性地解讀,這樣才能得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