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16-3-9 11:58 |
---|
簽到天數: 93 天 [LV.6]鋒芒畢露
初級會員
 
- 積分
- 2896
|
反腐風暴正在刮向電力系統(tǒng)。這一次,處于漩渦中心的是南方電網。據報道,早在七八年前,在廣東某些比較發(fā)達的地區(qū),南方電網內部“買官賣官”的價碼就已經非常高。曾有人說在他們地區(qū),買一個供電所所長的職位至少要花100萬,而一個縣公司的經理職位則要高達300萬。(中國經濟周刊)
res04_attpic_brief.jpg (37.88 KB, 下載次數: 19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5-4-22 23:29 上傳
風青楊:花100萬買個供電所長到底值不值?
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的是,一個縣的供電公司經理最多就是個科級干部,而下面的一個供電所長基本上是個連官場“級別”都沒有的小官,為何值得花100萬來買?
當上供電所長后錢從哪里來?《中國經濟周刊報道》,這些供電所所長或經理“回本”也非?臁R驗,許多企業(yè)乃至機關單位的用電報裝、變電站改造,均需要電網公司的同意。而一個新辦的工廠,從辦手續(xù)開始到最后接通電,是需要時間的。發(fā)達地區(qū)的企業(yè)太多,供電部門忙不過來,那就得排隊!昂茏匀坏,送了錢的就往前排,沒送錢的就慢慢等。”供電所所長或營銷系統(tǒng)負責人的應酬是非常繁忙的,通常是一頓酒席下來,就給企業(yè)減少多少電費,“例如,原本要交100萬的電費,現在交10萬就可以了,然后企業(yè)再給他多少回扣,F在換成了智能電表就很難這么弄了!睂τ诟呒墑e的處長,“一個處長都會直接跟你談,你給我多少錢,我給你項目。一個3億元的項目,負責這個項目的處長就敢直接開口問你要1個億!
更何況100萬在買官賣官的案例中并不算多。2009年年底,一篇《一頂烏紗帽,千萬雪花銀》的長篇網貼和另一篇《一個買官無果者的反思》在網上廣泛傳播。網文內容是揭露2009年秋天開始的在呂梁13市縣區(qū)公推縣長人選、在5個層面和環(huán)節(jié)中參選者層層行賄的情形。網貼以離石區(qū)原副書記薄宇新為例,指薄宇新在此輪“選舉”中花費達“兩千萬元”。貼子基本沒有點其他14位最后競選人和其他7位競選成功者的名字及具體情形,但籠統(tǒng)地表示其他人花費也都在千萬級別。
從100萬到2000萬,如此巨大的“買官”資金從哪里來?一名反腐專家說,買官者的資金來源主要分為四種,一是借錢買;二是貸款買;三是拉贊助買,即讓一些民營企業(yè)大老板幫忙掏錢買官;四是挪用公款買。買官行為主要分為三種,一是放長線釣大魚,隔一段時間會向領導進行表示,不達目的不罷休。二是雪中送炭,當領導干部家遭遇病災,領導子女出國等,買官者便會慷慨解囊。三是猛烈攻擊,短時期投入巨資進行買官。
有人說,“貸款買官,貪污還貸!”這話用在一些買官者身上恰如其分,他們花錢買官,勢必通過其他方式撈回來,也就更加喪心病狂地貪腐,比如媒體報道的一個案例,黑龍江省綏化市原市委書記馬德在向原省委副書記韓桂芝支付了80萬元買官投資后,逐年回收了600多萬元的投資回報,利潤率超過600%。原綏棱縣縣委書記李剛向馬德行賄開支50萬元,之后依靠受賄所得210萬元,獲得400%的豐厚收入和300%的凈利潤。將官位變成了一種投資品商品來買賣,公權力成了私人牟利工具,后果不堪設想。
買官賣官一旦成交,雙方都不會就此善罷甘休。對于賣官者,唾手可得的好處刺激著他繼續(xù)鋌而走險,以致一“賣”不可收拾。對于買官者,貪污腐化也“在所難免”,以求盡快收回“投資”,“扭虧為盈”,之后,一旦買官者掌握了實權,“必然”會依樣畫瓢地把賣官的“事業(yè)”傳承下去。所以,買官賣官絕非一錘子買賣的事,就像慣性定律使然一樣,買官賣官者都會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,甚至走上不歸路。
正因如此:“不跑不送,原地不動;只跑不送,暫緩使用;又跑又送,提拔重用”成為許多地方的官場潛規(guī)則。甚至,有些地方還把官帽按照地區(qū)經濟發(fā)展水平,含金量大小,買官人與賣官者的關系親疏,明碼標價。由于官位資源少,競爭者眾多,水漲船高,一些官帽的價格驚人。“帶病提拔”、“貸款買官”、“集資買官”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。事實上,許多人模官樣的官員,揭其背景,都是通過跑、要、買、送、叫、捧、吹、順出來的官。
“賣官買官”現象之所以如此猖獗,恐怕現行的干部管理體制難逃其責:一是對公權力限制不力。許多人為買官而“前腐后繼”,是因為“當官能發(fā)財”,買官的投資回報率高。“三年清知府,十萬雪花銀”已成歷史,現在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長每年貪污百萬都司空見慣;二是用人制度不透明,使暗箱操作蔚然成風;三是制約一把手不力。任免干部時,一把手獨攬大權,一言九鼎。
如果買官賣官的風氣盛,必然會形成逆淘汰,清官和好官難以生存。“不會搖尾巴的狗很難生存,除非你不當狗!边@句話用在許多官場很合適。而且,一旦交易成功,買官者少不了再要感謝賣官者的“知遇之恩”,而且可能以后還有定期的“納貢”;另一方面是通過買官賣官,賣官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培植親信,形成官官相護的黑色網絡,這就更便于以后進行腐敗活動。賣官者甚至可以放長線釣大魚,培養(yǎng)腐敗交易的“賄賂源”。
其實,遏制官場腐敗,斬斷買官賣官的利益鏈條,問題看似復雜,答案卻非常簡單。只要把任免和監(jiān)督官員的權利還給民眾,民眾自然會限制官員的權力,減少權力的含金量,降低權力的凈收益,也自然會讓各級官員躬下身子,用實績向人民“跑官要官”,只有這樣,才能遏制腐敗。
(文 風青楊 http://xwzm.blog.163.com/blog/static/16908848120153219349821/)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