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六合垸管理區(qū)再次涌現拾金不昧好榜樣 拾金不昧品德高
10月9日傍晚時分,六合垸學校劉麗、齊曉晶兩位年輕老師在校門外拾到一個提包,內有現金若干、手機、車鑰匙等等,單單沒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。隨后在學校生活管理員周萍老師的多方打聽下,找到失主。失主看到失而復得的提包,喜出望外,不住地稱贊老師們的行為。(蔡群君)
10月1日,國慶節(jié),六合菜市場人來人往,充滿著節(jié)日的氣氛。胡靜在自己的攤位上忙碌著,忽然在地上看見一個黑顏色的長錢包,內面有6000多元現金、3張銀行卡、1張身份證,是張金鎮(zhèn)楊家垸村人。確認失主后,她詢問旁邊的攤位有誰認識,還要給別人送去。有人勸她自己拿起算了,她說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,更何況現在失主一定很著急。十多分鐘后,經在場的人聯系,失主趕來了,從胡靜的手上接過錢包后隨手拿出幾百元,表示感謝。但被胡靜拒絕了,她說我如果要你的錢,我就不會把錢包還給你了。此時,在場的人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,給予胡靜高度的評價。(蔡烈霹)
感恩他人,也感動自己
很慶幸社會還沒有“發(fā)展”到誰拾金不昧被一味罵傻的地步,也很慶幸失主能夠失物復得,但最最應當值得慶幸的是——事后由衷的稱贊和掌聲——不論是來自失主本人,還是販夫走卒般的尋常百姓。
大家尚且有一顆會感恩和能被感動的心,不是嗎?因為大家都對“失主”這一角色感同身受,能夠將心比心。大家遇到這一幕,都會自覺“發(fā)動”更多的人去尋找并最終完璧歸趙。若要是誰遇到失物暫時找不到失主,倒是還會使自己有種如坐針氈的感覺。
我想,與其說是怕人知道了背后“戳脊梁骨”,倒不如選擇多相信他人一些,是他自己在不斷地、愈發(fā)強烈地被“真、善、美”召喚,是道德,是“誠信、友善”的核心價值觀在熠熠發(fā)光。(何璋)
來源 1. http://www.jiangling.gov.cn/lhy/NewDetails.aspx?nid=1729
2 .http://blog.163.com/huang_yu_123 ... 658201591174829986/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