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1-10-13 16:10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405 天 [LV.9]大名鼎鼎
小編
 
- 積分
- 240593
|
640.webp.jpg (47.5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0 上傳
今日0時38分,處暑已至!疤,止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”。古書《群芳譜》說:“陰氣漸長,暑將伏而潛處也。”處暑之后,氣溫逐漸下降,暑氣開始減退,隨之而來的就是天高云淡、金風(fēng)送爽的金秋時節(jié)了,這一時節(jié),雖然中午還比較炎熱,但早晚已有了些涼意。此時晝夜溫差加大,正是“一場秋雨一場寒,十場秋雨就穿棉”的時節(jié)。
640.webp (2).jpg (59.0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1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0 上傳
處暑三候
鷹乃祭鳥:處暑之日“鷹乃祭鳥”,說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,冷酷地搏殺獵物。先獵之物要先陳列為祭,古人稱之“義舉”。
天地始肅:后五日“天地始肅”,這個“肅”是“肅清”,天氣因“肅”而清,因“肅”必“肅殺”,所以,肅清后必帶來蕭瑟之氣。
禾乃登:再五日“禾乃登”,禾是五谷各類,天氣肅殺后,莊稼才有收成,成熟曰“登”。
——節(jié)選自《微讀節(jié)氣》(朱偉著)
處暑習(xí)俗有哪些?
640.webp (3).jpg (57.5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0 上傳
祭祖
處暑前后,民間會有慶贊中元、普渡布施的民俗活動,俗稱“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節(jié)”。時至今日,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。
640.webp (4).jpg (111.4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9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1 上傳
秋游
處暑之后,秋意漸濃,正是人們暢游郊野、迎秋賞景的好時節(jié)。處暑過,暑氣止,就連天上的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。民間向來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說,其間就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640.webp (5).jpg (40.2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1 上傳
放河燈
河燈也叫“荷花燈”,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,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,任其漂泛。
640.webp (6).jpg (79.5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1 上傳
開漁節(jié)
對于沿海漁民來說,處暑以后是漁業(yè)收獲的時節(jié)。每年處暑期間,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(jié),在東海休漁結(jié)束那一天,歡送漁民開船出海。
處暑食譜
640.webp (7).jpg (24.0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9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1 上傳
鴨子
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(tǒng)。鴨肉味甘、咸、性涼,具有滋陰養(yǎng)胃、利水消腫的作用。烏骨鴨藥用價值更大,可使結(jié)核病患者減輕潮熱、咳嗽等癥。老母鴨能補(bǔ)虛滋陰,對久病體虛者或虛勞吐血者均有補(bǔ)益作用。鴨子做法也五花八門,有白切鴨、檸檬鴨、烤鴨、荷葉鴨等。
640.webp (8).jpg (24.1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5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1 上傳
梨粥
梨,味甘酸性涼,有生津潤燥、清熱化痰的功效,大米健脾益氣,兩者同煮為粥,具有益氣健脾、滋陰潤燥的作用,是預(yù)防秋燥的保健食品。
640.webp (9).jpg (16.9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1 上傳
龍眼配稀飯
老福州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,因?yàn)橄奶斓臅r候天氣比較熱,人體消耗了很多熱量,吃龍眼能補(bǔ)充熱量。龍眼偏溫性,有益心脾、補(bǔ)氣血、滋補(bǔ)養(yǎng)氣的作用。吃法就是剝一碗龍眼,混著稀飯一起吃。
640.webp (10).jpg (27.87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1 上傳
涼茶
此習(xí)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,每當(dāng)處暑期間,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(xí)慣。先去藥店配制藥方,然后在家煎茶備飲,意謂入秋要吃點(diǎn)“苦”。涼茶在清熱、去火、消食、除肺熱等方面頗有好處。
u=3114483734,1790525630&fm=11&gp=0.jpg (20.9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1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6-8-23 09:14 上傳
生活小貼士
衣
不宜急于增加衣服!按何媲飪觥敝,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,以利于收斂陽氣。因?yàn)闊嵬庾咧畷r,必有寒交換進(jìn)去。但是,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,以保護(hù)陽氣。
食
處暑節(jié)氣宜食清熱安神之品。建議根據(jù)個人不同體質(zhì),選用如銀耳、百合、蓮子、蜂蜜、海帶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類等食品,以起到調(diào)養(yǎng)身心的作用。
住
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(diào)?砷_窗使空氣流動,讓秋涼之氣蕩滌暑氣熱潮留在房內(nèi)的濕濁之氣。夜晚睡覺應(yīng)關(guān)好門窗,腹部蓋薄被,防止秋風(fēng)流通使脾胃受涼。
行
秋季的運(yùn)動可選擇快走、登山、打球等,既可促進(jìn)血液循環(huán)、加快新陳代謝,又可使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。體育運(yùn)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,中午由于室外天氣仍然炎熱,因此要避免這個時間段的戶外活動。(來源:人民日報(bào)微信(ID:rmrbwx),綜合百度百科、生命時報(bào)、24節(jié)氣網(wǎng)、中國氣象網(wǎng)、中央氣象臺網(wǎng)站等)
本期編輯:胡洪江、胡程遠(yuǎn)、趙雅嬌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