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1-10-13 16:10 |
---|
簽到天數: 405 天 [LV.9]大名鼎鼎
小編
 
- 積分
- 240721
|
18.jpg (103.05 KB, 下載次數: 5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4-2-25 11:26 上傳
帶著孩子的外地務工家屬。
在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中規(guī)定的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司法四個方面的保護,把家庭保護放在第一位。為促進孩子健康成長,新修訂的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對如何履行監(jiān)護人職責、實施家庭保護作了規(guī)定。
依法做好監(jiān)護人
小城(化名)2歲時父母離異,法院判決小城由父親撫養(yǎng)?筛赣H從不管他,母親也不來看他,他從小與爺爺相依為命。爺爺去世后,小城便和父親住在一起。不久,父親把他趕出家門,他變得無家可歸。在律師的幫助下,小城把他的父母告上法庭。
據記者了解到,不少家長對“監(jiān)護人”一詞感到陌生。相關資料稱,監(jiān)護是民法中的一項制度,是對不具有行為能力的人或不完全具有行為能力的人設立保護人。
按照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的規(guī)定:“父母或者其他監(jiān)護人應當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(jiān)護職責和撫養(yǎng)義務!
長江大學法學教授徐前權稱,父母要對未成年孩子的人身、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(jiān)督和保護。如果父母沒有監(jiān)護能力,依法由其他人擔任監(jiān)護人。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孩子的監(jiān)護職責,新修訂的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特別規(guī)定“應當委托有監(jiān)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(jiān)護”。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對孩子撒手不管,依然要承擔撫養(yǎng)孩子的費用,孩子的撫養(yǎng)教育是父母不可推脫的法定責任。
創(chuàng)造和睦家庭環(huán)境
據一項調查表明,不少城市閑散未成年人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源于家庭關系不好。專家稱,充滿人情味的家庭環(huán)境,可以使孩子從小就感受到家庭的溫暖,懂得關心、愛護他人,同時也是孩子各種能力得以充分發(fā)展的最佳環(huán)境。新修訂的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強調“父母或者其他監(jiān)護人應當創(chuàng)造良好、和睦的家庭環(huán)境”。
已有孩子的夫妻吵架,受傷害的一方是誰?針對該問題,記者隨機在街頭采訪了我市城區(qū)不少市民。他們紛紛表示,如果夫妻發(fā)生沖突,受傷害最大的是孩子。
家長是孩子生存和發(fā)展的活環(huán)境,不僅僅是外部影響,更是心靈的撫育。因此,家長要為孩子創(chuàng)造良好、和睦的環(huán)境。
禁止使用家庭暴力
家庭中侵害孩子的人身權利表現為家庭暴力。據了解,這種行為較為普遍。
有些家長認為“孩子是父母的,打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”;“打孩子是家庭內部的事,‘外人’沒有權利干涉”;“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,打孩子的父母沒有過錯”等等。
據一項調查顯示,在家被“經常打罵”的孩子,具有冷酷、暴躁、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,其后果是:孩子對父母產生排斥心理,體會不到家庭的溫馨,容易結交不良伙伴。這樣的孩子,一半以上會選擇“離家出走”。
因此,新法增加了“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”條款,站在保護未成年人人身權和人格尊嚴的立場上,對固有的“棍棒出孝子”、“不打不成材”觀念的否定。
家長應從保護孩子的權益以及孩子長遠發(fā)展的角度考慮,多學一些管教孩子的藝術,改變自身的教育行為,會收到比打孩子好得多的效果。
重視未成年人家庭保護做到“全程、全面”
全程——“在干中學”
“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,不同的時段所需要的教育方法不同,這就要求,家長在不同的時段學習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!睂<抑赋觯彝ソ逃且患L期的工作,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過程更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,切不可“吃快餐、走捷徑、求速成”。
另外,家長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對孩子進行教育,不是學好了再干,而是要“在干中學”。學習晚了是“落課”,容易造成問題的積重難返,學習中斷了是“缺課”,容易誘發(fā)新的問題產生。
全面——各方面教育
未成年人的成長需要在各個方面進行教育,因此,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目的、內容等各個方面要求全面。家長要認識到,老師都只能是通過例題在教授學生方法,而不能代替學生解題;任何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只能幫助你提高能力,而不能代替你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具體問題;其次,還要掌握正確的家教觀念。
再次,他人的經驗只是一些“例題”,如果不能有序、有效、有針對性地吸收,就不能產生作用。學習他人的經驗不是為了欣賞別人,不是用別人的成功來顯示自己的不足,而是要從中找到彌補自己不足的方法,讓自己增加實力,可以使自己走適合自己的路獲得成功。
荊州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負責人介紹,為落實《荊州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實施方案》,高效整合多方資源,發(fā)動社會參與未成年人社會保護,及時、便捷地為未成年人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,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,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體系,建成了以“12355”熱線電話和網站為主要載體的服務平臺,以建立困境未成年人“發(fā)現、處置、保護”機制。
鏈接
家庭保護的社會學思考——
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,是社會和諧發(fā)展之必需
在社會學看來,“社會是人與自然之間、人與人之間雙重關系的復合體。這種復合體的成員一代一代地延續(xù)著,由個人的生命周期而發(fā)生新陳代謝,這種復合體是以生產活動中相互關系為基礎,多個部分與多種要素構成的具有獨立性的統(tǒng)一體!
在社會運行中,人是最基本、最具活力、也是最可寶貴的要素,人的生存狀況以及人的自身素質的全面、協(xié)調發(fā)展,是一個社會全面、和諧發(fā)展的基礎。未成年一代具有怎樣的生存環(huán)境和發(fā)展的素質,將預示著未來社會可能達到的水平。
保護未成年人,是社會統(tǒng)一體運行中的組成部分,家庭作為最基層的社會組織對未成年人實施有效保護,是社會和諧發(fā)展之必需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