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1-10-13 16:10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405 天 [LV.9]大名鼎鼎
小編
 
- 積分
- 241518
|
640.webp (44).jpg (147.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6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7-13 02:52 上傳
在資市鎮(zhèn)青山村有一片田地,遠看像是葡萄園,可是走近一看,上面結(jié)的果實可比葡萄大多了,當?shù)剜l(xiāng)親們說,這可是他們脫貧致富的“金”瓜。
640.webp (47).jpg (22.6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7-13 02:52 上傳
這“金”瓜可不是普通的水果類瓜果,它的學名叫栝樓,又被稱為藥瓜、野瓜、吊瓜。干燥成熟后的果實叫瓜蔞,橢圓形或球形,成熟時呈黃褐色。其果實、果皮、果仁(籽)、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。
種植瓜蔞技術(shù)門檻低,效益高。去年三月份,資市鎮(zhèn)青山村許多村民開始種植瓜蔞。該村七十三歲的陳大爺聽村里已經(jīng)種了的人說,這個瓜蔞種起來不需要什么技術(shù),而且還挺賺錢的,這讓他很心動,決定試一試。
640.webp (45).jpg (45.5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7-13 02:52 上傳
資市鎮(zhèn)青山村貧困戶陳大爺:這個東西只是栽的時候辛苦,以后只要管理就輕松了,剛開始栽這個水泥桿子有點累,情況還可以,適合老年人搞。
瓜蔞是一種傳統(tǒng)的中藥材,它的皮、籽、根都可以入藥,瓜籽還可以食用。種植這種稀罕東西雖然管理簡單,可由于種植第一年的成本較高,陳大爺根據(jù)自身的實際情況,嘗試著種了一畝多田,就是這一畝多田的瓜蔞,也讓陳大爺賺了不少。
陳大爺說到收益,笑的合不攏嘴:一般情況來講,一千平方一畝,搞萬把塊錢是沒有問題的,我剛開始只是想比種棉花強就行了,結(jié)果比種植棉花翻了兩三倍是沒問題的。
640.webp (43).jpg (65.2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8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7-13 02:52 上傳
資市鎮(zhèn)青山村瓜蔞種植戶朱本堂師傅是該村種植瓜蔞第一人,在他看來,這個項目既可以賺錢還穩(wěn)妥,嘗到甜頭后,他選擇了帶領(lǐng)當?shù)剜l(xiāng)親們一起發(fā)展,無私傳授種植技術(shù)。
朱師傅說,種植瓜蔞第一年投入比較大,但是可以受益多年。
資市鎮(zhèn)青山村瓜蔞種植戶朱本堂:第一年收入每畝可以搞個三四千元錢,搞得好的,第一年可以把投入賺回來,第二年基本上就是純賺的了,可以搞個八千,還有就是藥和肥,其他就是純收入。
朱師傅種瓜蔞已經(jīng)三年時間了,對于種瓜蔞這一整套技術(shù)他都了如指掌,朱師傅說,除了“天上”安裝了鐵絲網(wǎng)方便瓜蔞爬藤,地上也布滿了滴管水管。除此之外,為了保證瓜蔞的原生態(tài),朱師傅在技術(shù)上也是采用了很多管理辦法,堅決不打農(nóng)藥。
有了技術(shù)的保證,朱師傅的瓜蔞田可以保證畝收五百多斤瓜蔞籽,經(jīng)濟效益非常可觀。先前很多鄉(xiāng)親都是持觀望態(tài)度,如今看到這么好的效益,不少人也跟著朱師傅種了起來。
640.webp (42).jpg (26.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7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8-7-13 02:52 上傳
資市鎮(zhèn)青山村貧困戶朱倫剛:我們感覺這樣還可以,就是頭一年成本多一些,它可以生長六年,平均一畝成本在一千塊錢左右,我們現(xiàn)在看得到的效益還是可以,蠻可觀。
據(jù)了解,該村已有四十幾戶種植瓜蔞,其中有二十三戶是貧困戶,貧困戶的種植面積有65.4畝,人平有兩畝左右,僅此一項,預計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。(記者:鄭文剛 黃濤)
來源:江陵縣廣播電視臺
編輯:張怡
編審:姚懷勝
|
|